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白果内酯的过程
发布时间:2015-11-03 点击次数:1226次
银杏萜类内酯具有特殊的药理作用,为银杏叶 中*的生物活性成分,由于其含量较低且紫外吸 收很弱,检测较困难,对照品尚不能通过合成获得, 因此直接影响到对银杏萜类内酯研究工作的深入进 行。高速逆流色谱(HSCCC)具有特殊的分离方式, 性能稳定,目前。该技术已成功制备了多种标准 品 J。本研究采用HSCCG-TLC从银杏叶粗提物一 次流程中分离出白果内酯单体,方法简便、快速,为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制各提供了一条新途径。
2 实验方法
2.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分别精密称取银杏内酯 A,B,c和白果内酯对照品(干燥至恒重)适量,加甲 醇配成浓度各为1 rng/ml的对照品溶液。
2.2 样品溶液的制备 取一根20mm×360mm 的 玻璃柱,称取经400℃ 下活化5h的酸性氧化铝适 量,按湿法装柱,称取银杏叶粗提物0 5g,用1Oml 甲醇溶解,上柱,用60ml甲醇洗脱,洗脱液挥发至 干。配制氯仿 甲醇一水(4:3:2)的两相系统,上下两 相各取0 25ml,用此溶剂溶解经柱层析后的挥干 物,配制成浓度约为lg/ml的样品液(以粗提物计)。
2.3 薄层层析条件以银杏内酯A,B,c和白果内 酯对照品溶液为标准对照,取4%醋酸钠改性的硅 胶H 薄层板,以甲苯一乙酸乙酯一丙酮一甲醇(4:6: 2 7 0.8)为展开剂,上行展开local,晾干,以醋酐熏 20min,160℃下烘30min,然后在紫外灯( =365nm) 下观察荧光,各内酯斑点呈不同程度的亮黄色。
2 4 高速逆流色谱条件 采用氯仿一甲醇.水(4:3: 2)的溶剂系统,待两相溶剂充分混合后,临用前将其 分开,在室温下,下相作流动相,上相作固定相,采用 2.0 ml/min的流速,由首端向尾端洗脱,主机正转, 转速为800r/min,固定相保留值为78%,进样2.0 ml,定时收集馏分,用TLC鉴定。实验结束时,用氮 气将固定相由首端向尾端推出,并依次用乙醇 30ml,水40ml冲洗.
结 果
1 分离结果分析
由于银杏萜类内酯的紫外吸收较弱+因此在色 谱图上未见有明显的吸收峰,我们采用TLC的方法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。从进样后25rain开始,每隔 5rain收集馏分,经浓缩后与银杏萜类内酯对照品分 别点样于薄层板上,按薄层层析条件展开、显色,发 现50rain以后收集的馏分出现银杏萜类内酯。因 此,从进样后50rain开始,每隔4min收集馏分,依次 记为1,2,??共18份(运行120min),将收集的馏 分浓缩后点样于薄层板上,经展开、显色,与对照品 比较,结果见图l。从图1可见:86~90,90~94min (第10,11号斑点),2个馏分只显1个斑点,其Rf 值与白果内酯(BB)一致;50~66min(第1~4号斑 点)收集的馏份存在2个斑点,其Rf值与银杏内酯 A(GA),银杏内酯B(GB)相似;66~86 min收集的 馏分,与BB,银杏内酯c(GC)的Rf值对应位置有 较弱的荧光斑点,且同时存在其他杂质;94min以后收集的馏分(第12~18斑点)呈复杂的混合斑点,Rf 值偏小。
2 分离鉴定
经TLC鉴定馏出物,我们专门收集86~94min 的馏分,并经多次进样,合并馏出物,挥干,对馏出物 进行MS,IR光谱分析,MS:m/z:327(M),270(M一 56),196(M一129),178,129,57(基峰),44;IR一 (cm ):3450(羟基),1800,1780,1760(r_内酯)。 并经液相色谱分析,为单一峰,经与标准图谱对 照确认为白果内酯。
讨 论
1 薄层层析展开剂的选择
按文献报道_] 的展开系统,分别进行考察后 发现,其分离效果不令人满意,我们对此作了改进。 采用甲苯一乙酸乙酯一丙酮一甲醇(6:4:2 7:0.8)为展 开剂,其溶剂强度为3.99,分离效果好,斑点清晰集 中,其Rf值GC,GB,GA,BB分别为0 28,0 46, 0.54,0.65。
2 溶剂系统的选择
2 1 溶剂配比、分层时间及两相比的测定分别按 不同的配比配制3种溶剂系统,在容积为lOml刻度 试管中剧烈振荡1min,使溶液充分混合,然后立即 垂直静置,记录溶剂从静置到分为澄清两层的时间, 同时记录上下两相的比值,结果见表1。
2.2 分配比的测定 用60ml的分液漏斗,将上述3种溶剂系统配制20~30ml,分别取上下相各2ml然后再将对应的两相等体积混合于10ml试管中,分别加人约0 lg的银杏叶粗提物 充分振荡,使样品在两相中*溶解,然后分别取3个体系中上下相的粗提物溶液点样于TLC板上,按TLC条件展开观察,我们估算出银杏叶萜类内酯在氯仿.甲醇水(4:3:2)体系中的分配比zui接近1,其次为氯仿一正丙醇.甲醇一水(9:1:10 5:8)体系;在四氯化碳一甲醇.水(5:4:1)体系中,下相基本没有银杏叶萜类内酯存在。
在用HSCCC进行分离时,溶剂系统要求分层速度快,两相体积大体相等,分配比一般选择0.3
3 操作参数的考察
对确定的溶剂系统分别采用两种条件作考察,由首端向尾端洗脱.主机正转作为溶剂系统的上机操作条件,发现在转速恒定的条件下,以下相作流动相,上相作固定相时其保留值可达78%。同时发现增大转速或减步流速,都可以降低或消除固定相的带出现象;但流速过低时,分离时间延长,分离效率降低;而长期高速旋转,产生的热量将影响分离的稳定性。
4 样品的制备对分离的影响
由于样品不能单独溶于上相或下相,而采用等体积的上下两相配制样品溶液,可*溶解样品,因此我们采用等体积的上下两相混合液溶解样品。
5 检测手段
银杏萜类内酯的检测方法多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、蒸发激光散射检测器,由于仪器设备要求高,因此很难推广。我们采用TLC为检测手段,对馏分进行定性分析,能较准确反映馏分的组成,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鉴别,在此条件下,准确分离制得雎单体。